安博体育APP使用方法
联系我们
安博体育APP使用方法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安博体育APP使用方法
钢城区“一月一主题”集中采访活动聚焦艾山街道:厚植产业优势 澎湃城乡活力
更新时间:2025-01-16 01:34:19 来源:安博体育APP使用方法

  8月21日,济南市钢城区“一月一主题”集中采访活动聚焦艾山街道,本报记者跟随采访团,走进陈家庄卧龙港村、古墩村、纸坊村、大龙门村、中施家峪村、南城子坡及钢都社区等地,近距离感受艾山街道在重点项目、城市更新、社区治理、乡村振兴过程中的生动实践。

  走进陈家庄社区卧龙港村,一座座现代化蔬菜大棚映入眼帘,火龙果、秋叶梨、羊肚菌等特色作物长势喜人。

  陈家庄社区是艾山街道的“明星村”,近年来通过整村搬迁、园区建设、企业未来的发展,村集体经济持续不断的发展壮大,居民收入明显提升,集体资金实力丰沛雄厚。但另一方面,整村搬迁新居后,土地资源匮乏。如何进一步拓展社区发展空间,巩固和发展集体经济,实现社区居民稳步增收,成为摆在陈家庄社区“两委”面前亟须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艾山街道西部村庄拥有大量土地、劳动力等资源,但缺乏相应的资金、技术、人才以及管理经验等要素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后劲不足,难以产生规模效应。

  为进一步扩大带动面,提高辐射带动效应,推广艾山街道创新提出的“党建统领、城乡共建、社区领办”乡村振兴新思路,艾山街道以陈家庄社区为试点,打造了“1+7+N”的城乡共建发展模式。“1”即陈家庄社区带动,“7”即整合卧龙港等西边7个村庄的土地等资源,“N”即通过实施城乡共建带来的产业高质量发展、增收致富等多方面效益。

  陈家庄农业园整合了周围7个村的土地资源,建起了蔬菜大棚13个,种植了葡萄、火龙果、羊肚菌等农作物,并在大棚的后边种植秋月梨180亩,山东酥梨30亩,安排劳动力70余人,带动了社区周边7个村庄的发展,真正的完成了城乡产业一起发展。

  “我们通过‘城乡共建、社区领办’模式发展了卧龙港采摘大棚综合体项目,以‘1+7+N’党建带动模式,带动卧龙港村、肖马村、沈家崖村等七个西部农村近5000户村民共同发展致富。”山东鸿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左堂介绍。

  距此不远的纸坊村金银花种植基地同样令人印象非常深刻。这里金银花满园飘香,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成熟,已构建起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济南市钢城区艾山街道纸坊村,地处莲花山东,全村1216口人,共426户,有山林面积4050亩,可耕地1052亩,金银花800亩。按照支书办社、支书创业的要求,当地于2021年9月成立了济南市钢城区升昊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中草药金银花800余亩,除此以外还有特色农业种植花椒3600亩、山楂200亩、樱桃70余亩,合作社年创产值400万元,年实现村集体收入50余万。

  村民颜丙华从2021年开始种植金银花,目前,已发展金银花种植培养面积180亩。今年,他种植的金银花亩产纯收益达到5000元左右。每到金银花采摘期,300多名村民利用农闲时间来采摘,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不仅如此,为提升产品附加值,纸坊村还研发推出了金银花茶等特色产品。纸坊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曹水卿介绍:“今年我们新上了金银花烘干车间,打造了金银花茶,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了产业再提升,收入再增加,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化特色产业。”

  金银花种出真“金银”,新产业也开出致富“果”。“以前我们村只种植玉米,收入也不高,现在大家都种上了苹果,赚了不少钱,日子也越过越好了。”艾山街道大龙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赵法学热情介绍。不仅促进普通村民增收,大龙门村还同样关注残疾人就业事业。在发展苹果产业的基础上,村里建起了残疾人工作站,解决部分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工作问题,通过简单的手工编辑、零部件组装等工作,让残疾人日间有集中照料的同时,还能获得一部分收入,共同传递社会温暖。

  而在东施家峪村的阳光玫瑰葡萄园里,则是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硕果累累”这个成语真正照进了现实。

  踏入位于东施家峪村的润泽源家庭农场,抬眼望去,一串串沉甸甸的“阳光玫瑰”葡萄挂满藤蔓,颗颗饱满、色泽鲜亮,宛如绿宝石般璀璨。果农们忙碌地穿梭于葡萄藤间,采摘运送包装葡萄,迎接这丰收时刻。

  阳光玫瑰是葡萄界的“明星品种”,润泽源家庭农场总经理刘元国介绍,“我们阳光玫瑰种植培养面积是50余亩,今年的产量达到16万斤,9万多串,平均串型在一斤8两,产量比去年高不少,游客前来采摘的价格是12元一斤。”凭借多年丰富的种植经验和先进的种植技术,从定植、施肥、浇水、修剪、严格疏花疏果到病虫害防治,刘国元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保证了园区阳光玫瑰的品质和口感。订单+休闲采摘的销售模式,让“甜蜜果”真正成为了“致富果”,带动村民走上了“甜蜜致富路”。

  近年来,艾山街道立足地域特点,打响了庙子粉皮、金谷小米、九龙药谷中草药、大润苹果、卧龙香梨、九龙山花椒等多个特色农业品牌。在西部农村建设全域业博园,打造了“七彩艾山”产业品牌,建设完成古墩民宿、直播电商、农业精深加工车间等落地项目,实现了农业从一产向精深加工、观光旅游延伸,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显著增强。

  “现在南城子坡城市更新项目慢慢的开始小区环境和地下车库施工,后续完成后可先安排896户居民入住。”8月21日,在艾山街道南城子破城市更新项目现场,中建八局工作人员孙乙洋站在已经建完的住房前介绍。

  城市更新,一头连着城市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近年来,钢城区聚焦群众所盼和发展所需,大力实施城市更新,逐渐完备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南北城子坡安置区建设就是钢城区大力实施城市更新的亮点和缩影。

  艾山街道作为城市更新的主战场,创新实行“政府主导+”模式,采取“政府承担三分之一、企业投入三分之一、居民出资三分之一”的模式,积极推动项目进行,确保在2024年年底分区域逐步交付。

  在艾山学校施工现场,焊花飞溅,一派忙碌有序的施工景象。艾山学校项目负责这个的人说:“目前,艾山学校小学教学楼进入装饰装修阶段,预计11月份完工;中学教学楼正在进行主体钢结构施工阶段,预计交付时间为2025年6月份。”距离艾山学校不远处的钢铁公园项目施工现场,工人正有条不紊地进行各工序施工作业。“我们预计今年年底‘打破围墙’向公众开放。”钢铁公园项目负责人说。据了解,钢铁公园占地10.5万㎡,包含活力运动、梦幻花海、滨水长廊等多个区域。附近居民都表示:“很期待!”

  城子坡片区城市更新项目总占地1184亩、建设面积93万㎡,共有12类城市更新项目,包含方便市民出行的市政道路、可以逛吃嗨购的综合商城……目前都在按计划建设中。不久的将来,城子坡片区将完成“颜值”与“气质”双蝶变,成为更宜居、更智慧、更具韧性的沃土。

  艾山街道钢都社区下辖亲和家园、钢都乐惠城等14个小区,共有居民7500余人,60岁以上老年人1100余人,服务老年人成为社区治理过程中的关键一环。

  “拱卒、将军……”,走近钢都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就听到屋内传来的象棋厮杀声。在老年活动室内,老人们正在下象棋、打牌、打乒乓球……场面十分热闹。“我几乎天天都会到这儿来看看书、打打牌。”居民刘阿姨告诉记者。

  近年来,为逐步提升为老服务的品质,满足辖区内老年群众多样化、多元化需求,钢都社区探索“邻里守望1+N”工作模式,1即坚持党建引领,N即集合共建单位、党员和居民代表等多种力量常态化开展为老服务工作,切实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钢都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尹延军介绍,为丰富辖区老年人的休闲生活,通过整合钢城书房、老年活动室等阵地资源,钢都社区着力打造了日间照料活动中心,让老人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同时,聚焦“银发”群体服务需求,当地坚持为辖区老年人办好事、干实事、解难事,细化暖心服务举措,提升为老服务红色效能。钢都社区精心设计印制的“老年人便民联系卡”,内容有社区书记、网格员、片区民警、医院、热力公司、社区业务办理等联系方式。辖区老年人若需要社区的帮助,或要咨询、反映问题,随便什么时间都能拨打服务卡上的电话。

  为关爱老年群体、提升老年人的健康水平,钢都社区以每月“睦邻市集”为平台,邀请医护人员现场为老人测量血压、血糖,讲解安全用药知识,同时,为辖区内60岁以上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健康档案记录了老人的个人隐私信息、既往病史以及目前身体健康情况,全方面了解老人的健康情况。截至目前,社区已为1100余位老人建立了健康数据档案。

  以此为基础,钢都社区还开展了“叩门睦邻”行动,定期探视老年人,了解辖区老人的生活状况和需求,做好日常帮扶,为辖区内高龄、失能、行动不便等有服务需求的老年人提供探访、助洁、维修等志愿服务。

  除此之外,如何充分的利用老年人力资源,将是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新课题。钢都社区积极邀请老党员参加民情分析会、协商议事会,鼓励老年人踊跃参与民主建设、加强交流互动,继续为社会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依、老有所乐……多元化、多层次、个性化的养老服务体系,让生活在钢都社区的老人们享有“稳稳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