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的种子,能够随风飞到很远的当地,生根发芽,孕育出新的生命。自愿者就像蒲公英一般,把爱、期望、文明的种子处处播撒。
河南大学就有4万多名“蒲公英”,他们活泼在学校表里,在支付中收成着生长,将“铁塔牌自愿者”的手刺越擦越亮。
2017年9月,河南大学生物学当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生命科学学院秉承“学术立异、回馈社会”的初心,将学科建设与自愿服务穿插交融,写好“自愿服务”这篇大文章。
本年夏天,生命科学学院自愿者走进太康县清集镇二郎庙小学,展开自愿服务活动,把科学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心中。
为加大黄河流域生态维护力度,生命科学学院接连多年安排展开“爱鸟周”科普讲堂,经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和丰厚的活动,让大众同享生物科学技术展开效果。
自2014年起,每年暑假,河南大学华夏展开研讨院、经济学院、黄河文明中心都会联合发动“百县千村”数据库建设项目,共安排近150论理学生在省内展开盯梢调研,脚印遍及131个县(区)的393个村庄。
作为新时代中国乡村与农户抽样追踪调查实践渠道,河南大学使用“百县千村”调研数据,现已出书《整村调查陈述》等近10本作品,宣布近30篇学术论文,构成多种方针咨询陈述10余篇,为河南省乡村问题和经济社会转型研讨供给了牢靠数据支撑。
“小朋友们好,我是毛毛姐姐,受疫情影响,今日我们线日,开封市祥符区朱仙镇老饭馆小学的孩子们收到这样的问好。
5年来,河南大学音乐学院自愿者与老饭馆小学的孩子们一起看护着一份夸姣的约好,300多名“蒲公英”接力贡献,为定点支教小学代课。该项目先后获评河南青年自愿服务项目大赛特等奖、河南省“优异自愿服务项目”等。
“七彩讲堂”“期望郊野长途支教”“郑开世界马拉松自愿服务方案”……自愿者们用芳华和担任,会聚成温暖有力的“文明火焰”。
热心公益事业的李桂荣、“扛蒜男孩”柴世龙……优异师生如“星星之火”,传递着“传大爱、办实事、乐贡献”的力气。
到本年8月,河南大学共有各类自愿服务安排近40个,实名注册自愿者达42865人,累计自愿服务时长达54627小时。
多年来,河南大学厚实推动自愿服务作业,用实际行动饯别自愿服务精力,显示了师生的职责担任和贡献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