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都像个奇特的“巫师”,又像是一只栖息枝头的小鸟……在南京中山植物园内,有一种奇特的植物,名为禾雀花。表面可人的它,其实是“美人杀手”。通讯员 田松沪
上世纪70年代,中山植物园就从浙江引入了禾雀花。昨日上午,空中飘着蒙蒙细雨,将路途两边大树上的新叶洗得碧绿。现代快报记者跟从专家,去寻觅这株“藤上奇花”。
在碗口粗的藤蔓上,数千朵花任意怒放。禾雀花第一眼看上去,就如同一个戴着绿帽,披着紫袍的“小巫师”,无端让人发生一种奥秘的感觉。不过,假如将禾雀花横过来看,又形似一只正在展翅飞翔的小鸟。“这株长了快40年了,状况很好,整根藤长能到达30米。”中山植物园植物分类学专家姚淦说。
姚淦表明,这种植物很有“灵性”,假如不小心损伤了花瓣,便有像鲜血相同的赤色汁液流出,似乎人受伤了流血相同,很是奇特。现代快报记者将花瓣折叠,从断缝中,公然流出了赤色的汁液。
与一般花不同的是,禾雀花的花朵全都从碗口粗的主茎上长出来。“这是热带雨林植物的常见特征,叫做老茎生花。”姚淦告知现代快报记者,这种热带雨林里的常绿树开花成果,所需求的营养首要贮藏在骨干和大枝里边,花朵长在茎上,以便于运送营养,削减能量的耗费。
“这种现象在热带雨林中处处可见,很多人爱吃的菠萝蜜也是一种老茎生花的植物。”
本来引入树种时,专家曾置疑在南京种不活,但禾雀花终究活了下来。不过,因为南京的气温偏低,它的花蕊被花瓣牢牢包裹,无法被外界传粉,这株禾雀花在中山植物园年年只开花,不成果。
此外,看似软弱的禾雀花实际上仍是一种“绞杀植物”,会附生在其他植物身上,本来细长的藤蔓逐渐变粗,在空中发芽开花,最终将其附生目标杀死,归于名副其实的“美人杀手”。
在采访中,姚淦重复提示记者不要露出禾雀花在植物园的具置,缘由是怕曝光今后,被市民连根挖走。
此前,现代快报记者也曾报导过,植物园的草本植物每年只要被报导,总会被市民“顺”走……使得工作人员再也不敢给这些植物挂标牌。“再次呼吁我们文明观花,手下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