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展示
联系我们
紫薇树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苗木展示 > 紫薇树
联合国奉为全球典范韩国直呼“中国万岁”!我国传奇工程有多牛
更新时间:2025-03-12 20:58:53 来源:紫薇树

  或许每个中国人都知道三北防护林,但却很少有人知道三北防护林究竟有多伟大。

  塔克拉玛干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面积相当于10个韩国!一直以来这里都被视为“死亡之海”,是生命的禁区。

  在韩媒的镜头下,原本黄沙遍布的死亡之海却呈现出了另一番景象,绿色植被蜿蜒延展,沙尘渐远,自然界已经在我们的干预下完成了逆袭。

  从1978年启动以来,这条绿色长城从东北延伸到新疆,总长达4400多公里。

  防护林的存在不仅挡住了肆虐的风沙,还改善了亿万人的生活环境。过去40多年,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从12.41%提升到了13.84%。

  在全球森林都在可见消失的当下,我们能在如此广袤的国土提升1个多点的森林面积十分难得。

  更何况这些森林还是覆盖在黄沙之上,这几十年来,我国治理沙化的土地达到1.18亿亩,成效令人震撼。

  几十年前春季满天的沙尘暴,现在频率不知道少了多少,黄河流域的绿色带向西推进了300公里,这都是数代人的不懈努力换回的成果。

  韩国人可一向不怎么好相处,在他们的媒体上涉华报道向来“褒少贬多”,这居然大幅报道并且客观陈述了我国的绿化成就实在难得。

  其实韩国这些年在蒙古国也搞了个“韩-蒙绿色长廊”项目,为了对标我国的三北防护林,当时韩国信誓旦旦的将工程取名“小三工程”,为的就是想在沙漠改造上跟我们一较高下。

  按说这一个项目立意不错,从2007年开始,计划在蒙古国建设大约3000平方公里的防沙林,减少沙尘暴肆虐。

  但现实却啪啪打脸,他们的树种了黄,黄了再种,韩国林业厅自己都承认树木成活率仅为30%。

  虽然韩国民间的植树团体很努力,但种树哪有想象中那么简单,特别是韩国人种树根本就是三分钟热血,种完了根本就不管,秀一把环保意识人就走了,最后肯定只能剩下一片枯枝败叶。

  所以这事儿就怕比较,假如没有咱们的三北防护林工程,或许韩国人也不会如此破防。

  我国库布齐沙漠绿化工程的存活率可以高达90%,平均每10秒就能种下一棵树,那才叫真·人定胜天。

  我们的项目不光是规模宏大,而且实实在在地改变了环境,还直接改变了当地贫穷落后的面貌。

  根据统计,三北工程让沙区经济焕发新机,年产4800万吨果品,占全国总量的25%,当地农民的收入也因此大幅提升。

  所以三北防护林是全世界生态工程当之无愧的“顶流”,就连联合国都盛赞我国为全球荒漠化治理提供了范例,并授予了三北工程防治荒漠化杰出贡献奖。

  清朝人口大规模流动之后,大量人口涌入这一些地方开荒屯田,将这里原本就脆弱的ECO破坏殆尽。

  慢慢的这里的绿色慢慢的变少,水土流失也慢慢变得严重,到新中国成立时,已经是沙漠化严重的地区,尤其是风沙肆虐,沙尘暴说来就来,整个北方都笼罩在“沙患”之中。

  经过40多年的艰苦奋斗,我国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如今已是全球荒漠化防治的“示范工程”。

  具体数据来了,三北防护林工程累计治理沙化土地面积5.38亿亩,相当于再造了一个“绿色韩国”。

  由于有了森林的保护,整个三北地区的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61%,黄河流域的植被覆盖线公里!

  我们的治沙项目可不光有三北防护林。对内蒙古库布齐沙漠的治理工程也堪称世界奇迹,这片沙漠虽没塔克拉玛干沙漠那样广袤,但也是当地公认的死亡之海。

  而且这处沙漠在黄河几字湾南岸,紧邻北京、天津,对这几个重要城市的生态环境威胁极大。

  经过30多年的治理之后,库布齐沙漠的三分之一得到了有效治理,6000平方公里重回绿色,如今的库布其沙漠植被覆盖率超过了53%,累积固碳1540万吨,相当于让二氧化碳净减少了2325万吨。

  就这么一个工程,就让我国帮助整个地球吸收了快2000万吨温室气体,这个减排量的分量有多重,懂得都懂!

  库布齐的成功也让联合国竖起了大拇指。2014年,库布齐沙漠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立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将其治理模式推向了全世界。

  不仅联合国的官员们认可,在2017年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大会上,库布齐还被写入了190多个国家共同起草的宣言中,成了国际典范。

  库布齐沙漠的成功治理还不止于此。近年来我国不仅种树防沙,还在库布齐搞起了光伏治沙项目。

  太阳能板不止可以发电,还在固沙!能源开发与生态修复双管齐下,治理沙漠不仅带来了生态环境的改善,也换来了清洁能源的高效产出。

  光是华能库布齐新能源基地每年就能提供274亿千瓦时的清洁电力,同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325万吨,一加一减,我国在节能减排上的贡献可比西方国家总是坐在会议桌前动嘴皮子是在多了!

  韩国网友感慨“中国万岁”其实不难理解,咱们就是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在环境最为恶劣的沙漠地区创造了人类奇迹。

  毕竟,不论是从规模、成效还是科学技术创新上,我国的三北工程和库布齐沙漠治理,都慢慢的变成了全球荒漠化防治领域的“扛把子”。

  我们的成就之所以能引起全球范围内的注意,更多的是我国向世界展示了从机械植苗到卫星遥感监测的治沙技术,还介绍了宁夏、内蒙古等地区的成功经验。

  而且我国从来不敝帚自珍,将自己的成功经验无偿分享,非洲“绿色长城”计划就借鉴了三北工程的经验,等到项目完全建成之后,抵御撒哈拉沙漠南侵将不是梦想。

  也正是我国提供的技术和经验,才让毛里塔尼亚等11个国家有信心携手建设宽15公里、长7000公里的森林防护带。

  治沙不只是种几棵树那么简单。三北防护林的成功已经告诉了世界,谁掌握了将沙漠变绿洲的技术,谁就能拥有未来。

  在人类面临气候危机和生态失衡的今天,治沙不再只是环境问题,更是成了全球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重要一环。

  三北地区的生活品质和农业条件,因为防护林的建设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曾经在沙尘暴中紧闭门窗的人,如今能打开窗户,享受干净的空气。

  而这种生态改善不仅惠及我国,也间接保护了四周的国家的环境。这是一个把“小环境”变成“大格局”的典范。

  而且沙漠治理工程带来的不仅是绿意盎然的生态转变,更是实打实的经济效益。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玫瑰和红柳被用作生物治沙的主要植物,不仅美化了环境,还成为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

  前文说到的库布齐沙漠也通过光伏治沙技术、生态农业和旅游业,年创造经济效益数十亿元。毫不夸张的说,库布齐的每一片绿色都散发着黄金的光芒。

  现在我国的治沙工程已经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展开。无论是中东地区的沙漠治理项目,还是非洲国家的生态援助,我国的治沙技术都被视为修复地球的利器。

  有人说,治理沙漠是一场比种地更难的攻坚战。我国不仅做到了,还带动了四周的国家共同参与。这才是技术与智慧的最终归宿,人类,本就应该是共同体。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 2024-11-18:赋新能 添动力 镜观库布齐 看沙漠中的绿色奇迹上观新闻2024-12-13 :三大国际机构点赞我国沙漠治理成果央视新闻2024-11-25 :荒漠→绿洲 一组数据看“三北”建设绿色成绩单华声在线 :特稿丨为平沙万里注入绿色生机——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大会上的中国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