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根据《射洪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改治理“红黑榜”评选工作的通知》和《射洪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改治理工作考核办法》,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办公室组织市住建局、市综合执法局、市农业农村局、射洪生态环境局等有关部门,对各镇(街道)8月份开展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面源污染治理、村庄清洁行动等工作进行了专项督查,结合组织领导、宣传引导、资金使用管理等情况做了量化考核评分,根据各镇(街道)综合得分,将排位前五名的镇评选为“红榜”,将排位后三名的镇评选为“黑榜”。
一是组织领导到位。建立东岳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严格落实“定区域、定人员、定职责、定标准”的人居环境整改治理机制,通过“清单+责任”分解细化各项工作,形成统分结合、协调推进的工作格局。
二是宣传引导到位。利用“村广播、微信群、宣传栏”等平台,让环保知识宣传深入人心,引领群众形成相互监督、自觉遵守、共同参与的自治常态化格局,促进全镇人居环境整改治理工作持续深入推进。
三是人员统筹到位。坚持党员干部先行,常态化组织公益性岗位、低保、特困等特殊群体组成人居环境整改治理义务服务志愿队。
四是监督考核到位。镇直各部门对17个村(社区)人居环境整改治理工作进行每月考核、每月排位,并实行“红黑榜”通报制度,且将考核结果纳入村(社区)年终目标考核,形成常态长效监管机制。
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重大部署,落实省委、市委关于人居环境整治及全域美颜“六大专项行动”,动员党员群众3.7万人大力开展村庄清洁“百日攻坚”行动,常态化开展“六归六顺六净”活动。
2022年至今整村推进茶店子等8个村“厕所革命”2185户,建设标准受到上级高度肯定,厕改专项资金拨付率100%。完成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166户,规划新建公共厕所三座,组建保洁队伍32支,建立常态化保洁机制,新增勾背式垃圾箱68个、后压车直运垃圾桶210个,半年累计完成1650吨农村里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清掏清理乱搭、残垣断壁30处。在全镇重要节点及村道路两侧播撒草花种子500余斤,打造“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特色道路景观,实施大榆镇集镇道路整治工程,预计今年11月竣工。
一是坚持“群众为先”。想群众之所想,谋群众之所需,持续开农村道路、村庄庭院、田间地头、水库河道等重点区域“六乱”问题治理,“下深水”解决好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慢慢地加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是坚持“因地制宜”。项目建设坚决避免照搬照抄、拿来主义,创新实施双桥村“厕所革命”联户管网等一批小微项目,最大限度发挥项目功能,实现整治难点变成果亮点。
三是坚持“标本兼治”。以“积分制评选、小院建设”等为抓手,建立健全污染防治“四到位”制度,推动项目建设与基层治理有机结合,促进群众观念转变、习惯养成,彻底避免边整治边反弹,有效巩固人居环境整改治理成果。
一是强化督查机制。建立月督查、季拉练、年考核的工作机制,定期调度各村(社区)工作进展,设立“曝光台”,对村(社区)工作完成度进行打分排名。目前,开展全域环卫督查4次,观摩拉练1次,营造浓厚的比学赶超氛围。
二是紧盯重点示范。自筹资金将仁和—曹碑—青岗环线打造为“最美景观路”,新建各类微景观40余个,新建景观廊道20余公里。按照“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原则,在每个村(社区)规划打造“一带一点”,以点串线,以线带面。鼓励群众建设房前屋后“微菜园”“微果园”“微花园”,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三是打造亮点特色。探索“党建+人居环境整改治理”特色治理模式,通过党员大会、党员固定活动日等形式,号召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热情参加农村人居环境整改治理行动。发动党员及时亮身份、晒承诺、作表率,设置人居环境整改治理党员示范岗,组织并且开展卫生大扫除100余次,集中整治环境23处,发动农民群众投工投劳数量500余人次。
一是既要“拆违”也要“提升”,让集镇“清爽”。通过政策宣讲让群众了解集镇提升规划,化被动为主动,124户集镇居民主动拆违1500㎡,“集镇红管家”秩序管理队伍应时而立。
二是既要“整洁”也要“美化”,让道路“清亮”。支部头雁引领,“筹工”“筹花”“筹资”再到管理包人包段,充分的发挥出村民主观能动性,参与治理全过程,为村庄增新绿、焕新颜形成合力。
三是既要“巡护”也要“联防”,让水域“清澈”。开展“河长‘游’河、党员护河、群众爱河”行动,与三台秋林镇建立联防机制,每周开展巡河,察觉缺陷立查立办。
四是既要“禁烧”也要“疏导”,让田园“清新”。为消除田、地、路、河边秸秆乱堆乱放现象,采取“群众搬运到路”“公司转运至厂”的离田处置模式转运秸秆100余吨用于火力发电,率先探索秸秆收运处置的经验思路和操作方法。
五是既要“抓外”也要“看内”,让庭院“清雅”。以农村户厕改造为重点,引导农户开展“六顺”“六净”和“小三园”建设,为138户“美丽庭院”挂牌,实现“要我建”到“我要建”的转变。
沱牌镇:科学安全用药宣传指导不足,煤建横街日常保洁较差,未及时整改,黄村村垃圾未入池,“厕所革命”资金滞留。
明星镇:新兴街堆积大量垃圾,形成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未及时整改,对改厕“大比武”和“提质年”工作不重视,“厕所革命”资金滞留。
香山镇:宣传引导不够充分,苏家堰村垃圾未入池,个别农户房前屋后脏乱差,“六顺”“六净”落实不到位,香山大桥下发现秸秆焚烧两处,“厕所革命”资金滞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