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10月15日,由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广州市儿童公园、南方都市报联袂打造的“小小育花匠耕种新期望”活动在儿童公园满意闭幕。在教师的带领下,小朋友们将自己耕种育苗出的“广州一号”矮牵牛培育在了儿童花园中。
据悉,经过“花花的联婚”“跟着种子去游览”“儿童花园齐共建”等5期活动,小朋友以“广州一号”矮牵牛为首要的试验目标,详尽地调查植物全生命周期的生长发育状况,深度领会种质立异的研究作业,在科学探究中收成生长。
活动现场展出了小朋友的绘画、作文等天然调查笔记。在历时六个月的活动中,小朋友细心地调查了“广州一号”F2代种子矮牵牛从种子萌发到开花成果的全过程,并拿起画笔来记载自己的所见、所思和所想。天然调查笔记经过图文并茂的办法,再现了小朋友关于天然的了解,是他们知道、领会大天然的重要办法之一。
“在培育、调查、记载矮牵牛的科学实践中,我领会到了着手参加的快乐感,也养成了锲而不舍的好习惯。”王勃昊同学在他的天然调查笔记中写道:“此次活动让我深刻地感触到了大天然和生命的奇特,学会了尊重天然、爱惜生命。”
叶芷妤同学告知南都记者,“在家耕种的时分,需求一粒一粒地把种子放进去,其时花费了我不少时刻。可是看到开花成果后,心里仍是很高兴的!”她表明,曾经对植物的爱好一般,参加完此次活动之后,自己对植物的爱好更稠密了。
据介绍,“广州系列”矮牵牛是园科院科研人员为培育合适广州区域推广应用的耐湿热草花种类,打破国外种子公司的独占,经过20多年展开的资源搜集、种质立异及新种类培育作业,处理种业种源“卡脖子”问题而培育出的优秀杂交F1代新种类,是广东省申报的首个杂交F1代草花新种类,已申报广东省林业良种。
“要把土坑挖深一点,再把整个矮牵牛种下去。”终究一堂课完毕后,教师带领小朋友来到儿童花园,详尽地讲解了培育花卉所需的东西以及使用办法。随后,小朋友纷繁开端着手将矮牵牛移栽到地里,在实践中感触培育花苗的趣味。
谈及参加此次活动的感触,叶志远同学告知南都记者:“尽管莳花的时分遇到了一些困难,但种完我获得了十分大的成就感。参加完五期活动,我收成了十分多的植物常识,也愈加酷爱这些植物了。”徐露霖同学经过个人的尽力处理了培育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由于土很硬,莳花的时分我需求用很大的力气去挖土,然后我发现要用铲子的最尖处来压,这样能让土壤变松。”她表明此次活动很有收成,让她理解了什么叫做“先苦后甜”,只需肯支付尽力,信任终究会收成夸姣的果实。
广州市园科院园林工程师廖海娜总结道,本次活动依托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的“广州系列”矮牵牛研制效果,共设置了五期课程,是一次以接连系列科普课程为研制亮点的活动。“以广州一号矮牵牛为载体,发挥我院科研资源的优势,经过让孩子们亲自参加矮牵牛自交人工授粉、成果、收种子、耕种、麦苗上盆、开花及花园共建等全流程,沉溺式领会草花种质立异科研作业,从小培育他们的着手才能和科学思想,让他们爱上植物、爱上科学,是本次活动的最大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