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志愿回顾丨“瑶光计划”清华园街道助残志愿项目
更新时间:2025-03-14 00:53:57 来源:新闻中心

  “瑶光计划”着眼于清华园街道的残障群体的精神和情感需求,通过策划以手工创作为主的志愿活动,为残障人士提供关怀与帮助。

  为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清华大学新雅书院发起实施“一事”计划,作为书院制人才教育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事”计划要求学生依据自己志趣,面向社会或生活中存在的一项痛点问题或自己觉得有长远意义的一件事情,发挥自己的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进行一项有益于社会的活动,新雅书院匹配项目经费、社会资源等各类支持,通过项目管理体系以及交流平台帮助学生实现“大学期间我为社会做一件事情”的目标,培育学生的公心、爱心。

  在新雅书院“一事”计划项目支持下,本学年,瑶光计划继承了往期项目的经验与成果,聚焦于创意手工以及其他活动的策划,争取每周四下午都能在残联举办有趣的活动,被服务对象与工作人员亲切地称为“周四生活”。

  在校历第一周至第三周的每周四,志愿者们与残障人士共同完成有着非常丰富创意性与自由性的彩色贴纸画。色贴画是一种用彩色小贴纸模仿马赛克艺术的创作媒介,制作者可以自由发挥选择颜色搭配与拼贴图案,受到了参与者的高度欢迎。

  由于彩色贴纸较小、需要较多时间进行颜色搭配,色贴画制作活动持续了三周,残障人士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创作出了具有独特艺术创意的作品。

  10月17日,志愿者们选择了兼具趣味性与活动性的种子盒彩绘活动。参与者可以用丙烯颜料在纸质环保花盆外描绘喜欢的图案,并在花盆中播种和培育花卉。

  残障人士们绘制了形态丰富的装饰图案,并将种子盒套装带回自家播种,这一活动的可持续性也与瑶光计划传播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目的不谋而合。

  在10月24日与10月31日的活动中,志愿者与残障人士一起学习了超轻黏土手工的制作的过程。参与者自由发挥创造了一系列生动活泼的黏土小动物形象。

  11月7日,恰逢立冬,志愿者组与街道残联工作人员合作,组织了秋冬包饺子活动。包饺子是北方的传统习俗,参与者们其乐融融,组成了清华园街道的大家庭。

  街道残联准备了荤素搭配的馅料与精心擀制的面团,并提供了现煮饺子的服务,参与者们积极品尝自己亲手包制的饺子,赞不绝口。

  在11月21日的活动中,志愿者们选择了将铁丝与黏土材料相结合的装饰花瓶制作活动。作为综合材料,小花瓶不仅仅可以展现参与者的喜好与创意,也能为日常生活增添装饰。

  12月5日的活动是使用石膏绷带进行手部模型制作。石膏绷带是雕塑创作中常用的基础材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参与者制作自己手部的翻模,从一个新的角度认识自己。

  在12月12日的活动中,志愿者们选择了具有民间传统文化元素的中国结制作。中国结的制作中融入了参与者的艺术爱好与独特的颜色搭配,展现了传统元素与生活美学的融合。

  在12月19日的活动中,志愿者们选择了具有独特美感的中药画制作活动。中药材作为拼贴材料使用时具有独特的纹理之美,而其所具有的草本香气也为活动现场带来了清新自然的氛围。

  在12月26日的活动中,清华园街道办、瑶光计划项目组与学校艺术团合作举办了新年联欢会。联欢会包含新年致辞、节目联合展演和新年抽奖等环节,现场氛围和乐、充满了新春的喜悦。

  联欢会还别出心裁地准备了新春对联现场书写与抽奖活动,在场观众热情参加,现场十分热闹。

  新年联欢会在欢声笑语中迎来尾声,这既是旧年的结束,也是全新的开始,瑶光计划将和清华园街道残联一起,继续与大家一路同行。

  自2023春始,瑶光计划已经陪伴清华园街道的残障人士走过两度春秋。4个学期,33次活动,服务残障人士600余人次......在数字之下,项目组成员有幸与残障人士共享鲜活的故事与恒久的触动。“周四生活”不仅为残障人士提供了陪伴关怀,也慢慢的变成为成员们的精神归处。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