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812】河北磁县:种草种出扶贫“联婚”路
更新时间:2024-07-20 20:34:47
来源:苗圃基地
新华社石家庄4月12日电(记者 李继伟)河北省磁县讲武城镇八里冢村的田间大棚里,一朵朵洁白的“小绒球”傲然挺立,在绿叶和黄花的衬托下,显得分外美丽。这便是扶贫“联婚”路上的奇特野草——蒲公英。
“蒲公英既能加工成药材、茶叶出售,还能当蔬菜直接食用。”八里冢村致富带头人吴世豪给记者算了笔账,“一个大棚一亩六分地,每年可采种子100余斤。蒲公英鲜叶每年收六茬到八茬。算下来每个大棚可收入四五万元。”
据悉,依托讲武城镇蒲公英栽培基地,磁县在西部山区4个城镇20个村庄推行蒲公英栽培,逐步探究出“支部+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形式。现在,磁县蒲公英栽培规划已达1000多亩,年产量在7000吨左右,除供给本地市场外,还远销安徽、吉林等地,带动近千户贫困户安稳脱贫。
磁县农人栽培蒲公英草致富的音讯迅速传播,不少当地组团来调查栽培经历。河北省委宣传部驻承德市围场县吉上村扶贫工作组屡次到磁县调研调查,结合当地实践策划开展蒲公英工业项目。
“自从工作组从磁县‘娶’回栽培技能到咱们村后,乡民栽培蒲公英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处,本年还要出资建造加工厂,延伸工业链。”吉上村党支部书记田建新和记者说,吉上村位于吉布汰沟深处,是河北省206个深度贫困村之一。
“嫁了闺女,送陪嫁品。”磁县蒲公英基地负责人笑着说道,“蒲公英栽培可成为吉上村脱贫致富的好工业,咱们要使用栽培蒲公英的优势,从资金、种子、技能上协助当地贫困户,逐步做成当地扶贫的大工业,然后带动更多的赤贫的当地赶快脱贫致富。”
据了解,磁县技能人员在围场县注册了蒲公英工业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一起还将扩展蒲公英工业栽培基地规划,进一步拓宽农家乐、休闲采摘等项目助力大众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