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全球最大的水果育种公司之一Bloom Fresh公布了中国一级授权商名单,其中国总经理David Smith先生表示:“我们与获许商一起,继续致力于保护合法种植者的权利,坚决打击任何侵犯权利的行为。”
并且,该公司已对没有经过授权使用其专有品种和商标的苗圃和种植者采取法律行动,违法者面临经济处罚,并被责令移除所有非法种植葡萄植物材料。
此前,我国种植的甜蜜蓝宝石葡萄被美国的IFG公司要求禁售,作为世界上做大的葡萄种植国,我国在葡萄品种的侵权问题上却惨遭败诉。
著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专家、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农参总编辑铁丁老师指出,品种是农产品最根本的区隔,也是品牌传播离不开的护城河,因此保证品种的合法授权,就是保护品种培育者、生产者的利益。只有如此,农业生产才能有序合理地进行,品牌才有价值和意义。
50元以上一斤的果子,近百元一株的葡萄苗……这两年最火的葡萄,大家能想到的肯定是蓝宝石。各大葡萄品种展销会、各省市级苗木展销会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很多人还会宣传蓝宝石葡萄是新疆的特色品种。
2018年开始,成为了葡萄界的“网红”,蓝宝石不仅吸引了国内种植人的眼光,也引起了美国一家公司的高度关注。
International Fruit Genetics公司(简称IFG公司,2023年改名为Bloom Fresh ),是美国发展非常迅速的一个葡萄育种企业,自2001年在美国加州成立以来,20年的时间已经选育了32个葡萄品种,基本上将无核和硬肉性状做到了极致。其中,“甜蜜蓝宝石”(又名月光之泪、“Sweet Sapphire”)就是IFG公司与阿肯色大学等共同开发的葡萄品种。
该品种葡萄外形独特状如手指,口感脆甜,市场热度较高。SWEET GLOBE的品种名是“IFG Ten”,果肉脆,酸度低,皮薄且耐储存。
IFG公司已为其专有品种注册了许多中国商标,包括“蓝宝石”SWEET SAPPHIRE、“棉花糖”(Cotton Candy)等葡萄品种的植物品种权。。公司还于2022年5月和8月在中国获得了13个IFG品种的植物新品种权,其中就有甜蜜蓝宝石。
IFG认为“我国境内种植的蓝宝石葡萄,是侵权和非法的。”同年,IFG向我国农业有关部门提交了蓝宝石品种的品种专利保护申请。2019年,我国农业有关部门已经初步批准了蓝宝石品种的品种专利保护申请。
经过多年的官司,最终的裁决结果是:由于我国市场上流通的蓝宝石葡萄苗木未获得IFG公司的专利授权,该公司赢得了官司。IFG公司要求所有销售侵权葡萄品种苗木的商家立马停止销售,并且在未与公司达成品种授权协议之前,禁止任何商业化种植该葡萄品种的行为。
自2020年起,针对非法销售 IFG 品种繁殖材料和收获物的行为,IFG 开展了一系列采证和行政投诉。其中,IFG 对一名云南非法生产和销售 甜蜜蓝宝石繁殖材料和收获物的侵权人提起诉讼。当地农业农村部认定了侵犯权利的行为,并对侵权人处以巨额罚款。目前,陕西、江苏等地区已经采取一定的措施,禁止了该苗木的非法交易活动。
蓝宝石葡萄的侵权案件,为种子产权保护敲响了警钟。既然种植蓝宝石品种需要授权,能否与IFG公司达成合作?
今年12月,IFG首席执行官Andy Higgins恳请中国零售商只销售来自可信进口商的IFG葡萄品种。同时,他认为实现IFG品种葡萄的本土种植是一个漫长而极具挑战性的过程,IFG正在努力使其品种在中国实现本土种植。
美国太阳世界国际有限公司(Sun World International)曾经对云南省昆明市元谋县黄瓜元镇石头窝玉龙玫瑰基地在云南非法生产、销售太阳世界专利品种的行为提起的侵权诉讼。今年6月,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了胜诉判决,并判定侵权者赔偿太阳世界损失,责令其立马停止销售、许诺销售太阳世界享有植物新品种权的繁殖材料,其果实由太阳世界以 AUTUMNCRISP(秋天脆)品牌进行销售。
其实,大名鼎鼎的阳光玫瑰苗木当初被带出日本时,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但由于当时的日本还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致使无法追究专利品种流出的法律责任。
2021年4月1日起,日本施行新的《种苗法》,用于防止日本的优良品种流向海外,力求在2030年实现农产品出口额达到5万亿日元(约合2485亿元人民币)的政府目标,同时规定非法将种子及苗木带至国外的个人将面临最高10年监禁或最高1000万日元的罚款。随后,日本农林水产省发布1975个禁止带出日本的种苗名单,其中就包括“阳光玫瑰”葡萄、福冈县“甘王”草莓、北海道“梦美”大米等品牌。
为何葡萄品种发生侵权案件众多?我国目前主流葡萄品种还是多为国外引入的葡萄品种。比如巨峰葡萄、夏黑葡萄与阳光玫瑰葡萄一样都是从日本引入的葡萄品种。国内自主选育的葡萄品种虽然数量非常多,可在实际的葡萄消费市场上,能占有一席之地的国产葡萄品种非常少。
除了葡萄,黄金奇异果事件也较为著名。一对中国夫妻在新西兰新西兰种植猕猴桃,并注册了Smiling Face Ltd.(笑脸公司),回国时带走了几株新西兰猕猴桃藤本,在中国开始种植猕猴桃。2018年,新西兰佳沛公司调查发现其非法将阳光金果(Sun Gold)及魅力金果(Gold9)两个猕猴桃品种派发至中国国内的证据,向新西兰高等法院起诉,要求赔偿3000万新西兰元,折合人民币1.40亿元。最终,新西兰奥克兰高等法院认定其侵犯了新西兰《植物品种权利法》,执行赔偿共约合人民币6742.8万元。
外引新品种对我们来说似乎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是其中的法律程序却一步都不能少,否则将会面临巨额的罚款,也失去了通过正式协议引种新品种的机会。
植物新品种保护是指对植物育种人权利的保护,保护的对象不是植物品种本身,而是植物育种者应当享有的权利。这种权利是由政府授予植物育种者利用其品种排他的独占权利,即拥有植物新品种权。
负责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的国家机构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负责林木、竹、木质藤本、木本观赏植物(包含木本花卉)、果树(干果部分)及木本油料、饮料、调料、木本药材等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农业农村部负责粮、棉、油、麻、糖、菜、烟、草、绿肥、食用菌、果树(水果部分)、草本花卉、桑、茶、草本药材、橡胶等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
中国的单位和个人申请品种权,能直接或者委托代理机构向品种保护办公室提出申请。在中国没有经常居所的外国人、外国企业或其他外国组织,需要与中国境内的代理机构签订委托书,代为申请。
举个例子,佳沛猕猴桃有一种金色猕猴桃,品种名叫做G3,属于上述所说的“植物新品种”,是受知识产权保护的。
任何个人和机构不得没有经过授权生产和销售阳光金果(G3),也不能传播种子。目前,阳光金果(G3)只允许在新西兰和意大利进行种植,就算在海外合法种植,也一定要经过经销商,果农不得私自销售。
2023年11月,新西兰前总理约翰·基爵士、佳沛国际集团董事局主席布鲁斯·卡梅隆和佳沛高管们到访中国时,指出希望中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这样新西兰的种植者才能够许可中国的种植授权。
为了避免无意间发生品种侵犯权利的行为,对于一些国外新奇品种的引种推广,种植户有一定要有意识地辨别是不是合乎法律,可以向农业农村部品种保护办公室核实真伪,授权材料是不是齐全等。
近几年品种维权案件频发,也证实了一个客观的事实——外国对不少新品种进行了“围追堵截”,竭力保护自身产品的独特性,刻意控制品种引种的范围和进度,目的是维持品质和定价权。
这种做法本质上没错。品种是科技和文化的结晶,只有保护新品种,保护高品质的产品种植者的权益,科学技术进步才能持续赋能产品,实现良好的循环。
像佳沛猕猴桃、智利车厘子,以及日本众多水果,之所以能够做出国际知名的品牌,是由于重视品种培育,更加重视品种的维权工作。
随着近年来中国的品种研究持续不断的发展,农产品市场多元化生升级,品种知识产权保护的有关政策法规也与国际接轨,尊重科技、尊重科成果的思想开始蔚然成风,国内的品种产权维护案件也慢慢变得多。
根据我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数据,2020年我国植物新品种侵权案件数量达到了3976件。《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年度报告(2022)》显示,2022年最高人民法院受理植物新品种侵权民事二审案件134件,同比增长112.7%。
其中,农业作物新品种侵权案件数量最多,占比达到了80%以上。在这些侵权案件中,侵犯权利的行为最重要的包含没有经过授权种植、销售和推广他人品种等。
如何判断是品种侵权?跟据我国DNA指纹检验测试标准,将差异至少两个位点作为判定两个样品不同的充分条件,而对差异位点在两个以下的,就属于同一品种。经认定侵犯权利的行为故意明显,情节严重,适用惩罚性赔偿。
国内比较著名的品种侵权案,例如“金粳818”水稻新品种侵权案,判令亲某公司停止侵害并赔偿经济损失及维权合理支出共计300万元。“登海605”玉米植物新品种侵权案,判令河南丰某农业科技公司、刘某堂停止侵害并赔偿相应的损失及维权合理开支60万元。
今年,云南省发起“植物新品种权保护”试点省份,其葡萄、蓝莓、牛油果等果业属于重要产业,政府格外的重视品种的保护和知识产权管理,并指出“开展打击侵犯植物新品种权工作具备极其重大意义”“建立云南省植物新品种产业引导基金,能更好地开展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有力打击侵犯植物新品种权益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鼓励育种者选育和申请植物新品种,鼓励新品种的市场转化。”
江苏省农技推广总站二级研究员陆爱华表示:“新品种授权种植国内最近比较热,但侵权也泛滥。”针对热门水果品种权被国外限制的问题,他指出,“品种引进对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但长远来看,随着品种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加强,品种的引进难度慢慢的变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品质能达到甚至超过国外引进品种水平的品种迫在眉睫。”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市场之间的竞争的加剧,国内外农产品品牌之间的竞争已经从传统的营销手段转向了对品种资源的争夺。品种芯片,即植物新品种的知识产权,成为了品牌竞争的新焦点。通过培育和申请植物新品种,企业能轻松的获得独特的市场优势,保护自身的研发成果不受侵犯。同时,政府的引导和保护的方法,如建立产业引导基金和加强侵权打击力度,为品种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 中国水果门户:“甜蜜蓝宝石”葡萄云南侵权案:IFG胜诉,侵权人被处以巨额罚款
[3] 亚洲水果:Sun World专利“秋天脆”葡萄品种中国非法种植维权胜诉
[4] Vista氢商业:水果刺客还有盗版?中国种植黄金奇异果被新西兰佳沛警告侵权是咋回事?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