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曾嵘、罗少珍夫妻向东莞市博物馆捐献了44件/套藏品,这中心还包含10件/套曾嵘绘画著作、1件/套曾嵘书法著作、1件曾嵘规划的铜质胸章、32件/套与曾嵘相关的文献资料。
曾嵘师从岭南画派艺术大师黎葛民,是岭南画派第三代传人,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广东省政府文史研讨馆馆员、广州岭南书画院副院长。2024年3月,曾嵘的“大红袍”出书。“大红袍”是公民美术出书社编辑出书的《我国近现代名家画集》《我国当代名家画集》两套大型系列画集的雅称,现在已经成为美术出书界大型系列画集出书的一个里程碑和艺术标杆,被誉为“画坛史书”。2022年度《我国现当代名家画集》全国共有5位艺术家当选,曾嵘便是其间一位。
本次捐献的著作中,《寻常识得春风面》绘画著作便是收录于“大红袍”164页的精品画作。东莞市博物馆表明,曾嵘、罗少珍捐献的书画著作里不乏精品,是对博物馆现代岭南书画保藏的有力弥补,丰厚了保藏书画资源。
本年71岁的曾嵘,从事艺术近60年。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广州人,曾嵘为何决议将自己的画作捐献给东莞市博物馆?
曾嵘回想道,20多年前,他早已是岭南画院的常客。岭南画院声誉院长黄泽森是他的艺术知音,常常约请他到东莞创造,两人协作大画,较为愉快。2000年,曾嵘花鸟著作曾在岭南美术馆展出,得到东莞文联和岭南画院的全力支持,“20多年都保持联系,这次捐献,是出于一种由来已久的爱情。”
“莫以小善而不为。”2023年开端,因为过火劳累,曾嵘曾因骨折和心脏病屡次入院。更好传承艺术是他心中所愿,他觉得做人应无愧六合,不枉此生,掌握今日。
以往,曾嵘的著作被各地保藏家喜爱,大多作为民间保藏。作为画者,出于对画作更好保存的考虑,他现在更倾向于捐献给博物馆。所以,曾嵘配偶商议,要以恩师黎葛民教授为典范,捐献一批著作给博物馆保藏。
作为董丹东的生前老友,曾嵘曾以学术参谋的身份参加了东莞市博物馆“董丹东藏品维护研讨与展现使用”项目全过程。
2021年至2023年,东莞市博物馆先后两次收到董丹东家族的藏品捐献,藏品为董丹东的版画、国画、证件、手稿、信件等合计693件/套。环绕藏品,博物馆展开了“董丹东藏品维护研讨与展现使用”项目,推出全国首个全面体系整理、研讨、展现董丹东人生和艺术的原创展览“见证年月 砥砺丹心——董丹东捐献著作特展”,展现和传达了董丹东书画艺术和精力内在;出书了《见证年月 砥砺丹心——董丹东生平与艺术研讨》一书。项目得到文博界、美术界、媒体界广泛重视和认可,成为业界对捐献藏品维护使用的典型事例。
在书中,曾嵘曾宣布了《高德大年 艺术长青——老艺术家董丹东其人其艺》一文。
目击东莞市博物馆从藏品维护修正、学术研讨、展览策划、教育活动、宣扬推行、学术研讨到编辑出书书本等多方面,展开老友的藏品维护研讨工作,曾嵘觉得这里是著作的好归宿。所以便促进这一次的藏品捐献。
曾嵘还表明,董丹东捐献著作特展让配偶二人看到了艺术家在博物馆的位置,东莞市博物馆现在虽然是老馆,但展厅宽阔亮堂、展品安放得当,展览规划漂亮、气氛杰出,展品摆设标准得当,表现了策展团队的有杰出工作本质和专业水准,副馆长曲庆玲有丰厚的文明涵养,且谦让热心、待人莞尔,令人满意。
曾嵘师从岭南画派艺术大师黎葛民先生学画,先在传统国画里打下厚实的功夫后,再因工作需要,触摸西画大型的桥梁修建美术规划创造。他成功制作了广东九座大桥的美术规划著作(其间东莞的万江大桥便是他制作的),取得全国“自学成才奖”。之后,他又到广州美术学院和北京我国艺术研讨院进修我国画艺术。
曾嵘的著作能将本乡撞水撞粉的岭南画派创造融入雷厉风行的北方画派风格。在他画里,既有南边画色彩的温润,又有北方画翰墨的豪宕。在制作大型的山水长卷中,他会将西画的透视法和国画的散点透视灵活运用,让修建物和崇山峻岭愈加立体。
“我是岭南人,却愿意为我国画艺术打破地域的限制。”他曾说,自己沿着唐诗宋词的千古风味去行万里路,去采风写生、规划创造,寻觅能引起观众共识的场景入画。一起,他在画面偏重我国画的翰墨与线条,让物象更具张力。
近年来,他在黄河严重体裁的研讨和创造上取得了丰盛的效果。本次捐献中也有他创造的黄河体裁著作《黄河千古》。他长于用粗暴的翰墨书写黄河的磅磗气势,得到我国闻名评论家邵大箴、范迪安、满维起和陈金章的高度评价。
本次捐献的10件/套画作在风格上是共同的。《南粤苍莽》《嘉树连天》写的都是岭南面貌,大多数都是水墨结构。《南粤苍莽》画出白云山上五层楼的一抹曙红,让春光栩栩如生;《嘉树连天》里,笔触层层递进,前面写实、逐渐虚之。红棉树壮美傲岸,相互照应,令人酣畅,表达了曾嵘对岭南深沉的爱情。
据悉,接下来,东莞市博物馆将对该批捐献藏品挂号建账、维护研讨,并方案把部分藏品弥补进新馆专题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