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展示
联系我们
桂花树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苗木展示 > 桂花树
宁晋 县勇士陵寝
更新时间:2025-03-31 08:37:44 来源:桂花树

  八年抗战,很多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革新的成功。抗日战争成功完毕后,人们愈加思念为宁晋的解放事业而舍身的革新先烈,无限回忆他们的光辉业绩。为留念献身的革新勇士,宁晋县在1945至1946年间兴修5处勇士陵寝、碑亭、塔。现存勇士陵寝一座,占地7亩,勇士亭、塔四处。别离坐落纪昌庄村、北近村、唐邱村、北白豆村,各占地0、5亩。除纪昌庄村勇士亭是水泥、砂石结构外,其它满是木制结构。其间宁晋县勇士陵寝历经三次搬家,北近村勇士亭通过二次搬家,唐邱村勇士亭通过一次搬家,但风骨犹存,面貌更新。

  宁晋县委、县政府于1946年1月在北关(现水利局院一部分)建革新勇士留念碑亭。碑亭为木制结构,全高7米,底座2米,六柱六角,用半圆形琉璃瓦盖顶,亭顶有镰刀、斧头。亭内有6块石碑组成的六棱碑,碑高2米,周长3.6米,正面书精力不死、反面书浩气长存,大字由宁晋县闻名书法家江子令题,碑铭有序文和宁晋县282名勇士英名、原籍、部队编号和职务等。

  勇士碑铭序如下:自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日寇侵犯我国,处处奸污烧杀,生灵涂炭。在我国的领导下,组织了公民装备部队,展开了敌后抗战。宁晋县广大公民,以爱国主义的无比热忱,挺身而起,离乡背井,参加了对敌奋斗。他们为公民的革新事业,百折不挠,勇敢奋斗。日寇屈服后,反动派又想独占成功果实,向解放区公民发起进攻。解放区整体军民,为维护成功果实,解放全国公民,在我国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依靠公民装备部队,消除了八百万为美帝国主义所装备的蒋介石匪军,解放了全国大陆,取得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革新成功,建立了中华公民共和国。

  在这八年的抗日战争和四年的解放战争中,很多革新先烈为革新事业奉献出自己名贵的生命。他们这种一心一意为公民服务的尊贵质量和自我献身的精力,应当为全国公民所学习。为了表扬他们的英烈业绩以教育后人,我县依据勇士的史料和部队证明等多方搜集了本县革新先烈合计二百八十二名。包含勇士名字职务、部队及献身时刻地址等项,刻诸碑铭,以供干部群众的仰视和哀悼。但由于曩昔处在长时间的艰苦奋斗中,部队调集频频,建制改变,不免有所遗失。仅此注明,敬希见谅!不过咱们该想到革新先烈为公民革新事业流尽了最终一滴血,他们虽死而精力不死,他们的芳名,将流传后世。咱们应再表明:对勇士家族应做好优抚工作,还应承继革新先烈的遗志,加强学习,努力工作,一心一意为公民服务,将革新事业进行到底。特立此碑万古留念。

  1955年10月,县委、县政府在县城内西北角征用1.5亩的正方形地块,建勇士陵寝,并将勇士碑亭移于陵寝内。

  1989年1月,县委、县政府征得上级赞同,在县城西北角民政局南侧征地3亩,从头补葺宁晋县勇士陵寝。陵寝坐南朝北,革新勇士留念碑亭中心立有六棱勇士留念碑,勇士留念碑亭西侧建有勇士公墓1座,安葬着282名宁晋县抗战勇士的遗骨。公墓前两边有石狮一对,左右两边树立着陈慧和、姜德峰、崔延岭抗洪三勇士和王彦修、毛运柱勇士的3座留念碑,并建有勇士业绩展览室,面积为80平方米。

  1998年勇士陵寝进行第三次搬家,迁至八里庄村北的荣耀院西侧,占地7亩,大门开在东南角,迎门是一尊汉白玉抗战人物群雕和一对威武的雄狮,将勇士碑坐西朝东安放于陵寝中北部。勇士碑亭东西五级台阶,上接汉白玉石围栅,亭身六柱六角,木制结构,碧绿琉璃瓦盖顶,亭顶尖呈小球状,整个碑亭结构简略整齐大方,远远望去只见红柱绿瓦、白围墨碑、色泽明媚、清新俊逸。亭两旁别离是两尊水泥雕塑和一对石狮。公墓和3座勇士留念碑迁至陵寝西南角,陵寝内松柏常青、绿柳成荫、鲜花盛开,好像在安慰英烈在天之灵。陵寝内鸟鹊休息,音鸣流通,与飞梁画栋、苍松翠柏共织成庄严肃穆的共同画卷。陵寝北面增建了革新传统教育馆和革新勇士留念馆,保藏有近百幅相片、图片,足够体现了党和公民战天斗地的革新精力。

  咱们从这儿走过,无不为革新先烈的精力所感染,真可谓惊天地泣鬼神。有例为证,那是2004年,八·一前夕,公墓前的勇士公墓水泥大碑被劲风吹倒,民政局将其换为大青石碑,树碑那天晴空万里,但碑放正时,公墓周围忽然急雨骤下,在场的民政局一班人无不称奇。

  八十年代那会,勇士陵寝在县城西北,煤建对面,常常曩昔玩,形象最深的是陵寝里很多重瓣蜀葵花,也叫月饼花,很美!由于别的的当地的月饼花都是单瓣,唯有勇士陵寝里的是重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