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行古柏植何人?三百长程十万树。翠云廊,苍烟护。”清代剑州知州乔钵的诗句,写出了四川省剑门蜀道翠云廊的特征和风光。这儿古柏参天,苍翠沿路,景色俊美,鸟声处处。
翠云廊古柏树挺立正派的树干,让人想起黄庭坚的名句“老松魁伟数百年”。松柏长青,并肩耸峙,自古便是人们称誉的正派正人形象。疾风知劲草,岁寒知松柏。古蜀道上耸峙的柏树,像极了中华民族意志坚定的品质。
新年假期里,翠云廊人流如潮。人们来到这儿,了解前史,纵览山河,度过一个春风大雅的龙年新年。剑阁柏前寻幽,张飞柏前怀古,夫妻柏前合影,帅大柏前问候,隆中对柏前感叹,犀牛望月柏前点赞……翠云廊步步是美景、树树有风情,被游客前呼后拥,显得更为蒸蒸日上。
“这棵树竟然有两千多年了!”“这棵树不知道是哪位古人所植?”“你觉得这棵树用什么典故来命名更适宜?”走在古蜀道上,身边处处都是关于柏树的评论。在这样的气氛中,人们参悟着前史,映照着人生,增添着日子的才智,提高着品质的涵养。
景区在新年假期安排的系列活动,更是让古蜀道充满了新年气氛,引来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客流顶峰。
在翠云廊景区,“点树交印”古制巡演活动招引了游客的目光。经过观看古代官员在翠云廊点树、交代的场景,游客们了解了翠云廊的前史背景和文明背景,直观感受到当地对古柏的维护与传承。散步在千年古道,赏识着千年古柏,厚重的前史见识气味扑面而来,观看古道巡游的人们体会到了民间传统文明的深入魅力。
巡演活动从正月初一开端,每天推出2场。巡演人员以古柏维护为主题,以文明传承为主线,实景演绎着剑州知州在交代职务时进行的走马点树、交树交印场景。长长蜀道上,青青柏树间,古韵在撒播,文明在连绵。
据介绍,古人从明代开端在翠云廊公布实施“官民相禁剪伐”“交树交印”等古柏维护准则。每当官员离任交代,都要当场当面核对清点古柏状况。这一前史常规撒播到今日,成了寓教于乐的风俗活动。它一方面增加了旅行的趣味性,一方面宣扬了生态理念,一起传承了人文前史。
翠云廊的古柏维护勋章活动,也引起了游客的爱好。收取一本“循环青绿——古柏维护方案手册”,赏识一棵参天耸峙的大树,拍一张神韵十足的相片,是这个龙年新年的一段夸姣回想。
一路行来,古筝淙淙,环绕蜀道,音色生香,游客们眼中有翠绿、耳中有管弦、手中有春意、心中有天然。
广元前史与文献研讨中心主任、四川省要点中华文明研讨院蜀道研讨院学术委员陈洪表明,翠云廊这一大片人工古柏林之所以可以连续这么久、维护这么好,首要得益于自明代开端的“官民相禁剪伐”准则和当地大众的代代一起看护。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翠云廊生动地诠释了我国自古以来朴素的人与天然调和共生的天人合一思维,对当下的生态文明建造有重要的启迪和学习含义。怎么搞好生态文明建造,传承宏扬好以翠云廊为代表的蜀道文明,值得社会各界研讨探究。
古柏树,代表着正派纯真的人生品质,标志着顶天立地的理想信念;翠云廊,凝聚着奋斗不息的家国精力,传承着山水天然的生态理念。游客们来了又走,留下的是敬重,带走的是感悟,享有的是终身振作的精力力量。这正是文明旅行的真理,让每一个来过的人从此获益。(记者 刘海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