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展示
联系我们
苗木展示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苗木展示
【48812】主席送毛衣情暖清江水
更新时间:2024-06-06 11:23:05 来源:苗木展示

  两岸碧色映江水。清水江流经贵州剑河中段,人称中都溪,向远方汇入湖南省洞庭湖,一路飞跃流入长江。

  311省道穿过中都溪桥,在14公里外衔接沪昆高速,通江达海,拥抱大山外富贵。

  5月28日,记者来到剑河县柳川镇中都村(现镇江村)陡寨乡民组,这个陈旧苗寨后一条碎石斑斓的古驿道,正是87年前“毛主席送毛衣”的当地。由此,一段美谈撒播至今,赤色“种子”播撒进当地大众心中……

  从碧波悠悠的清水江岸,到雄关漫道真如铁的娄山关,今天的贵州,干部大众传承赤色基因,赓续赤色血脉,环绕习春节前观察贵州提出的“四新”主方针,主攻“四化”主抓手,将赤色精力转化为高水平展开的强壮动能,一往无前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1935年5月,受中心派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新家陈云赶赴上海,康复在统治区的地下安排,一起设法联络共产国际,及时通报长征和遵义会议的有关状况。陈云到上海后住了一个多月,尽管身处严重、风险的环境中,但抓住这段时刻,开端编撰后来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本叙述长征故事”的书本《随军西行见闻录》。

  该书具体记录了毛主席送毛衣的故事:“当我等行为剑河县邻近之某村落时,见路旁边有一老妇与一童子,身穿单衣,倒于路旁边,气味尚存。询之,始知为当地农家妇,秋收之后,所回收之谷米,尽交绅粮(地租),自己则整天乞食,因今天气候骤寒,且晨起即未得食,故倒卧路旁。正问询间,赤军首领至。告以老妇所言,其时毛即时从身上脱下毛线衣一件及行李中取出被单一条,颁发老妇,并命人处以白米一斗。”

  赤军首领送“干人”礼物,当地大众口口相传,“毛主席送毛衣”,成了收藏的前史回想。

  坐落黔东南州黎平县的黎平会议留念馆内,收藏着一幅名为“春风送暖”的国画。贵州著名画家黄天虎在1981年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这段感人的故事。贵州从前安排一批画家沿着赤军长征路走了一圈,“采风中听到这一个故过后,我深受感动,巨大首领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能够将自己身上仅有的毛线衣送给‘干人’的孩子,我觉得太巨大了,也震慑了我。”

  79岁的黄天虎老先生还明晰地记住,一位老赤军叙述主席送出的是“一件寒酸、褪色的红毛衣”。“我记住这幅画完结非常快,立即被省里送到北京参与了全国的大展。”

  在此前,当我国工农赤军进入剑河县时,当地大众对赤军仍是另一种情绪。99岁高龄的镇江村乡民万老祥回想,“传闻赤军来了,咱们都害怕得躲进深山老林。赤军走后,咱们回家一看,屋子里一点也没被动过,不像外面传说的赤军过路要杀人。”

  88岁的镇江村乡民唐仕清和记者说,“听母亲回想,赤军来到村里后,不只没有打扰老大众,还给村里人送物资,告知村里人,他们是贫民的部队,贫民不必怕。”

  本年56岁的镇江村乡民刘通权的父亲也曾向他叙述一个故事,“我父亲那时只需五六岁,其时脚受伤化脓凶猛,幸得赤军兵士给我父亲敷草药包扎,不然一条腿就废了。”刘通权说。

  “毛主席送毛衣”等一系列爱民如子的举动温暖了当地老大众,温暖了悠悠清水江。

  1934年中心赤军军委纵队进入剑河境内,12月24日,依据等指示,赤军总政治部代主任李富春发布了《关于沿途留意与苗民联系加强纪律的指示》,理解精确地提出“山田牛少居民视牛如命,绝不该杀牛。土豪牛要发给大众,严峻处分乱杀牛者”等内容,并召唤赤军指战员给苗族同胞赠送衣服、毛巾等用品,受到了当地大众火热支撑。

  “要获得革新成功,很重要的一条,便是要取信于民,获得大众支撑、支撑。”许长庚(时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通讯员)所著《长征中的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如是说。

  “水融、背信弃义”,这是长征精力的特质,也是我国人的一笔名贵精力财富。

  巍巍乌蒙山,悠悠清水江。贵州为我国革新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赤军在贵州脚印广泛60多个县,坚持奋斗长达6年之久,如火如荼的革新烈火燃遍贵州东西南北,革新的种子一路播撒,一路开花。

  赤军救助、协助赤贫苗胞的工作传开后,苗族同胞理解了赤军是“干人”的部队,他们拿出猪肉、腌鱼等犒赏赤军,给赤军抬担架、救伤员……

  刀光剑影的清水江上,赤军大军一往无前。他们死后,是很多苗族同乡不吝赴死,勘察水势,搜集船舶、绑结木筏,拆掉自家门板架起浮桥,跳入严寒的河水,用衰弱的身躯架起浮桥,运送兵士横渡清水江。

  据时任红九军团司令部顾问处文书林伟《一位老赤军的长征日记》记载:仅红九军团在剑河县城休整时,就有160余名苗族青年参与赤军,还专门建立了一个苗族新兵连。据统计,赤军长征过剑河时,共有402名大众自愿参加赤军部队,投身革新事业。“时至今天,剑河老县城和邻近寨子的苗族同胞都一向以从军为荣。”剑河县退伍军人办理局局长冯堂峰说。

  新我国建立前后,剑河老县城邻近几个寨子已经有近千人从军。他们中有的献身在保家卫国的抗日战场上,有的献身在戎行履行国家使命的征途中……剑河县现存革新遗址36处,其间战役遗址7处,勇士墓或勇士亭有18处。

  而那些荣耀退伍的,有的成为带领乡民勤劳致富的村干部,有的成为企业的负责人。“咱们这儿只需出了一个兵,全村的人都要来欢迎,咱们都以从军为荣。”镇江村乡民刘永平退伍后在柳川镇派出所担任协警,持续为人民大众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战役硝烟早已散去,苗寨古驿道沧桑仍旧,但镇江村旧貌换新颜:松柏常青,一栋栋二层小楼在林中映衬,山间的枇杷树上,挂满了个大丰满的金色果实,不一会儿,乡民手中的箩筐已满满当当。

  “现在咱们村的枇杷产值一年能到达60万斤。”镇江村党支部书记刘永发说,村里还展开了稻花鲤、秧李等工业,并获批国家地理标识。

  距镇江村仅10公里的关口村,是剑河县举全县之力打造的万亩高效山地农业工业演示基地,现在,该基地已带动周边大众235户940人,分红人数2300人,完成每人年分红500元以上。

  展开的车轮滚滚向前,环绕“四新”抓“四化”,剑河工业多点开花,风生水起。

  坐落剑河的贵州森环活性炭有限公司,5吨残渣可生产出1吨活性炭,大幅度提高活性炭的附加值。

  剑河县寨章村,苗语是“美丽的当地”,2020年12月,剑河华润期望小镇在这儿竣工完工,这是华润在西柏坡、百色、遵义、井冈山等革新老区及赤贫的当地建设建立的第9个期望小镇。小镇依托当地赤色旅行资源,带动当地乡民展开蜡染刺绣DIY式体会、打造特征民宿、推出船游清水江等,将新式城镇化与旅行工业化有机结合起来。在小镇里,乡民田景贵正在为自己的“寻梦客栈”开业繁忙……

  87年前,毛主席剑河送毛衣,87年后,清水江岸犹忆当年情。最初赤军脚踏处,现在山明水秀,林茂粮丰,充足安定的苗族大众充溢欢声笑语……

  星汉绚烂,洪波涌流。现在,在贵州大地上,更多当年赤军通过的山乡、城市,正变成展开的高地、美好的热土,美好生活在多彩贵州大地上脉动、成长、欢歌!(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卫红 袁燕 熊诚 付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