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街上一排排茁壮行道树,隔离带中苍翠的黄杨……这些树木的养护都有专业技术人员来呵护,可是小区里的那些绿色该谁来打理?小花园里的绿植“病”了,该找谁反映?近日,有市民拨打市非紧急救助服务中心12345求助:“秋天来了,小区里的这些绿植也接连遭遇毒手,消失了,明年开春小区里就看不到绿色了。”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写的《爬山虎的脚》一文,让不少人熟悉了这种喜欢攀爬在楼体上的植物。中秋节前,市民王先生想拍那些有爬山虎的老建筑。于是,他来到了菊儿胡同。由吴良镛操刀设计的菊儿胡同新四合院住宅工程改造,曾获1992年世界人居奖,覆盖在老房区的那一片爬山虎,让整个小区看起来,就好像闹市中忽然出现了一片绿色的空中仙境。
不过,王先生来到菊儿胡同后,却有点吃惊,和几年前比起来,菊儿胡同里的爬山虎少了很多,办公楼上的大片爬山虎已经被扯掉了,墙上还留着印记,居民区里很多栋小楼墙面也已经是光秃秃的了,爬山虎哪儿去了?
在菊儿胡同19号院,居民说,去年6月,他们发现爬山虎叶子打蔫儿,觉得不对劲,下楼查看,发现根被利器切断。为了抢救爬山虎,大家小心翼翼地给爬山虎“包扎伤口”,还给它打了吊瓶,经过精心照料,元气大伤的爬山虎逐渐好转,没想到却再次遭遇毒手,被人砍断了根。“这次是把土下面的部分砍了,表面都看不出来。”
记者采访了北京林业大学的专家,专业的人介绍,爬山虎是非常好的绿化植物,具有一定的遮光及保湿作用,同时美观、生命力顽强。虽然爬山虎的吸盘会附着于墙壁,可能粘掉一点点墙皮,但不会造成墙裂、甚至房倒屋塌的情况。此外,城市里爬山虎少了,是因为现在很多新楼的墙体,不再是传统的石灰、红砖墙面,爬山虎很难再爬上去了。
丰台区太平桥西里社区的这座大花园,是两年前借着社区整体环境提升工程的东风重新规划的绿地。因为疏于管理,园内大批黄杨干枯死亡。
这座花园位于小区中心位置,四周是居民楼,长宽各四五十米,是小区居民遛弯、乘凉、小憩的聚居地。不过种植在里面的不少植物已经没了叶子,枝桠干枯极易折断。“这是黄杨,没人管理,已经死了。”居民刘女士说,因为花园疏于管理,草坪中随意停放单车,大树下的草皮被磨秃露出了下面的黄土,月季花没人修剪,枯枝烂叶掉落一地,草坪里还堆放着垃圾……在刘女士的手机里,仍存着花园刚刚规制完成时的样子。“改建后的花园很漂亮,绿意盎然,还建了长廊,增加了健身器材……”
居民们说,太平桥西里社区始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存在停车难、绿地少、公共设施严重不足等问题,同时存在大量违法建设。2016年,街道对社区1500平方米违建进行疏解拆除,后续改造绿地3万余平方米,花园就是那时候被重新规划的。“花钱建好一座花园,因没有后续资金和管理,逐渐荒废了,实在可惜。”刘女士曾向街道办事处绿化环卫科反映,得到的答复是花园的管理权已经移交给物业。
记者随后联系到物业,一位工作人员称,今年7月,物业正式接管这座花园,不过考虑季节因素,将于明年开始补种植物,下半年将进行修剪维护,目前尚无完整的规制计划。对于物业的说法,刘女士说,黄杨并不耐寒,如果听之任之,那么,明年开春的补种工程将更加浩大。
小区内飞来了野生白头翁,这让朝阳区澳洲康都小区的居民十分开心,有的居民准备了鸟食,还有的居民为白头翁搭了新窝。然而好景不长,几天之后这个新窝被破坏了,里面的白头翁也不知所踪。对此野保专家这样认为,野生白头翁是城市常见鸟类,以害虫为食,市民遇到后
楼道墙面的小广告一直是老旧小区难以根治的“牛皮癣”。为治理这一难题,顺义区胜利街道建北二社区创新推出“清理小广告积分规则”,用积分兑换奖励的方式,鼓励居民参与社区共治,管好自家门前,杜绝小广告“死而复生”。 在建北二社区居委会外墙上,张贴着
8月11日至12日,北京连发暴雨预警,这场雨也是今年入汛以来的最强降雨。雷雨交加,住在海淀区安宁庄和韵佳园小区的王先生一家更难安了:昨晚,一阵暴雨刚过,阳台上方的横梁处及墙面上就出现了多处渗水,雨滴噼里啪啦打下来,落在地板上及下面摆放的7个
一个将近50岁的老小区,竟有134家产权单位和物业公司,但大多数无力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朝阳八里庄街道为红庙北里社区引入“大物业”,负责管理公共区域、为薄弱的小物业兜底,老小区实现“逆生长”。 小区道路铺上平整沥青、两旁树木郁郁葱葱、凉亭里
近日,有市民反映,在海淀区苏家坨镇安河家园小区,专为电瓶车设置的充电站被无关车辆长期占用,一些充电插座出现损坏也没人修理。“很多很久不骑的自行车、摩托车在里边占地方,我们想充电根本靠不到近前,充电站不是为电动车、自行车和摩托车遮风挡雨用
楼道里笤帚簸箕鞋架乱放,糟心;公共区域电动车占地儿,闹心;消防通道被车辆杂物堵塞,忧心! 为有效治理居住区楼道被堵塞、占用问题,确保救援通道安全畅通,近日,北京市城管执法局制定工作方案,指导属地政府开展专项整治。以朝阳区望京街道为例,第一时
在东四北大街西侧的一片胡同深处,短短200米左右的南阳胡同,被育群胡同和什锦花园胡同一南一北夹住。但就在这条貌不惊人的小胡同里,藏着北京第一个集创作孵化、排练演出、休闲住宿等为一体的“戏剧共享生活社区”——南阳·共享际。 演员在共享戏剧社区
还未开封的防护服、还剩半袋的暖宝宝、用过的测温枪和喷壶……半个月前,东城区东花市街道本家润园小区7号楼5单元的楼门变成了战疫博物馆,这里的每一件展品都是居民捐赠的,展品背后都有不同的故事。社区工作人员坦言,想用这个小小的展览,记住这特殊的半
不久前,恋日绿岛小区业委会开始向辖区内的房管局、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提交相关材料,憧憬着能够最终靠此种方式拿回公共收益。而在此前多年中,该小区均是通过诉讼方式要回公共收益,但其中一大半都被诉讼代理费等费用占去。 今年,索要公共收益方式的转变
“您的菜到啦,放在门口记得拿进去啊!”一手拎着几袋菜,一手拉着堆满快递包裹的平板车,丰台区花乡新方向家园的保安孙昌友来到了居家隔离的居民家门口。他把居民在网上订的菜放下,敲敲门、问候一句,又快步赶往下一户。 一个月来,老孙每天都是这样忙碌着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一定要标注明确“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是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